绢遁—花生白绢病克星
2017-07-07 来自: 南阳傲威化工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5636
花生白绢病: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害后,初期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病部渐变为暗褐色而有光泽。
发病条件:
花生连年种植地块土壤酸性大、土壤有机质少且有益微生物菌群失调情况下,该病菌危险性极大,一旦侵入,病菌便连年积累,以后很难防治和根除,尤其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暴发流行成灾。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从花生根部或茎基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进行繁殖为害,引起根茎发病、腐烂。新病株上成熟的菌核又能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等因素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在花生的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侵染。
危害部位:茎部、果柄及荚果。
白绢病危害症状:
多发生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前期发病较少,发病后植株根茎部皮层逐渐变成褐色坏死,严重的皮层腐烂。受害后,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致生长不良,地上部叶片变小变黄,枝梢节间缩短,严重时枝叶凋萎,当病斑环茎一周后会导致全株枯死。
在高湿条件下,染病植株的地上部可被白色菌丝束所覆盖,然后扩展到附近的土面而传染到其他的植株上。在极潮湿的环境下,菌丝簇不明显,而受害的茎基部被淡褐色乃至红色软木状隆起的长梭形病斑所覆盖。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浸染花生,沙质土壤、连续重茬、种植密度过大、阴雨天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一)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前用优质拌种剂拌种,下雨后及时排除田中积水。
(二)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三)发病初期使用绢遁喷施。作物施用绢遁后能促使有益生物菌群大量繁殖,可有效阻止有效阻止白绢病的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建立植物整体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从而达到预防病害发生及促进生长的作用。
适用作物:
适用花生、大葱、辣椒、大姜等作物及多种花卉植物。
使用方法:
每亩用本品30克(采用二次稀释法)兑水30公斤,15公斤 喷雾器两壶,在发病初期叶面整株喷雾,并喷淋根部,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绢遁—杜绝白绢病,本品绿色环保、无残留的高浓缩微生物菌剂。可以代替高毒、中毒农药,在花生白绢病发病初期施用,1-2天控制病情,4-5天基本痊愈。施用本微生物菌剂可以加上本公司产品:金利丰(氨基酸水溶肥)+傲丰(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有效预防花生感染白绢病后造成花生早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