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生要高产,就用果三多
  • 通用型缓释液体氮肥,喷施后即刻发挥作用缓释氮克持续45-60天,替代追肥,方便、省工、安全、高效、环保。

花生常见五大病害防治技术

2019-06-27  来自: 南阳傲威化工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895

近年来,由于花生种植重茬连作,土壤养分比例失调,花生病害发生大面积,严重影响了花生品质与产量。南阳傲威化工有限公司技术老师根据多年的花生病虫害防病治病经验和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出这篇《花生五大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广大种植花生的朋友参考

花生主要病害:

一、  花生焦斑病

                                              花生叶斑病

 花生焦斑病又叫花生叶焦病,常常与花生叶斑病一起发病病斑从叶子边缘处开始感染,病叶由黄转褐色,最后发展成“V”字型枯死斑,病情严重的地块能减产40%-60%

防治方法:

1、实行花生与其他作物合理轮作和及时清除田间带病的残枝落叶,实行深耕深刨,使用腐熟透的有机肥料,以减少病害浸染。

2、药物防治:多观察,于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叶面喷药防治。

3、建议使用:戊唑醇、苯甲丙环唑或吡唑醚菌酯,根据病情每十五天喷一次药,连续喷施三次,每次每亩地50-70升药液,能达到预防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

 

二、  花生叶斑病

花生叶斑病

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这两种病遍及我国主要花生生产区,多混合发生在同一植株上的同一片叶子上,花生叶斑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托叶、茎。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收花生时尽可能将花生病株或落叶收集起来带离花生地,以防止下季花生侵染病源。

2、轮作换茬:花生叶斑病寄生单一,只侵染花生,因此与红薯、小麦作物隔年轮作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药剂防治:在花生生长期内,根据病情每十五天喷一次药,连续喷施三次,每次每亩地50-70升药液,能达到预防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建议使用:戊唑醇或吡唑醚菌酯。

三、病毒病

花生叶斑病

病毒病近几年对我国花生产区发病率逐年提高发病面积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主要发生有:花叶型病毒、矮化型病毒、斑驳型病毒、丛枝型病毒4种类型。传染渠道:蓟马、蚜虫、小绿叶蝉

防治方法:

要选用抗病性较好的种子,如:鲁花11

药剂浸种催芽,推荐施用绢遁拌种,以菌治菌。

发现病株应尽早拔除,切断田间感染源

花生初期用68%噁霉.福美双一袋一亩地兑水15-30公斤叶面喷施达到预防的效果

 

三、  花生锈病

花生叶斑病

  花生受害部位主要是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果,叶片感染以背面为重,病害严重的花生全田呈铁锈色,甚至全株死亡,荚果在土中腐烂。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收花生时尽可能将花生病株或落叶收集起来带离花生地,以防止下季花生侵染病源。

2、药剂防治:在花生叶片产生1-2个病斑时,开始喷药防治,连续喷施2-3次,每次每亩地50-70升药液,能达到预防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

3、建议使用:95%敌锈钠WP600 倍液,或75%百菌清WP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五、花生白绢病

花生叶斑病

  花生连年种植地块土壤酸性大、土壤有机质少且有益微生物菌群失调情况下,该病菌危险性很大,一旦侵入,病菌便连年积累,以后很难防治和根除,尤其在7月的高温多雨季节,极易暴发流行成灾。在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的菌丝从花生根部或茎基部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进行繁殖为害,引起根茎发病、腐烂。新病株上成熟的菌核又能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农事操作等因素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在花生的整个生长季节,病菌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侵染。

防治方法:

1、深翻改土,加强田间管理。花生收获前,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深翻土壤,可减少田间越冬菌源。在花生播种前用绢遁拌种,下雨后及时排除田中积水。

2、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3、发病初期使用绢遁喷淋花生植株根部。严重时灌根,作物施用绢遁后能促使有益生物菌群大量繁殖,可有有效阻止白绢病的病原菌侵入植物体,建立植物整体生态平衡,抑制有害菌,从而达到预防病害发生及促进生长的作用。

推荐使用:果三多-花生三遍药,不但营养均衡而且内含噁霉.福美双、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戊唑醇等高效杀菌剂,有效防治花生五大病害,为您的作物保驾护航。

花生叶斑病